搜素
位置: 齐大新闻网 > 齐大人 > 正文

雷地科技--刘南林要打造百年老店

发表于:2007-07-20 点击:

说深圳雷地科技公司是目前全球惟一能在常温下合成人工金刚石的企业,很多人可能不相信,但这的确是一个事实。而且,该公司凭着这个能耐参与了国家863计划项目,还获得了2亿元的融资,股东包括香港和内地的几家有实力的银行、上市公司。刘南林是这家公司的老板,1992年下海经商,与做律师的哥哥一起办起了这家公司,企业开始做的只是一道小工艺——在磁盘表面涂一层金刚石膜,用来防湿防霉。企业主要产品就是用这种金刚石膜新材料做成的磁盘,并且很快赢得了市场。但到第二年,由于光盘兴起,磁盘市场大大萎缩,雷地公司陷入困境。这时刘南林开始意识到自己必须转变经营方向,放开主业磁盘转而开发常温下制造人工金刚石膜,经过几万次实验,雷地公司在全球成功首创常温下制造人工金刚石技术,获得了12项专利,并广泛应用于航天、光学、电子等新领域,开发出40多个新产品。

摔了跟头的雷地仔细地想自己能做什么,最后决定把自己变成一家技术商业公司

小起而大落

刘南林喜欢海,所以在黑龙江上完大学考到厦门大学读研,可第一次“下海”没成功,1989年毕业还是回到了老家。1992年已是大学处长的他再次来到海边,这次留下了,并彻底换了个活法。几年的打工经历,让他觉得经商和做大学教师差不多,也不是什么难事。

手头有点钱了,在广州做律师的哥哥没时间照顾那间做磁盘的小工厂,弟弟便把它挪到深圳,厦大老校长卢嘉锡给题了个词,取名雷地,说是八卦里一卦名,兴旺发达之意。

注册500万元,刘氏兄弟手头有点紧,便把55%的股份让给别人,但控制权却又在刘家。小企业没什么特别,但是有道工艺——在磁盘表面涂一层金刚石膜,便能防湿防霉。这道小工艺成了今天雷地科技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国内第一家、全球也少有的金刚石膜新材料企业。

当时这道工序是在企业自己研制的实验机上做了,使用的是化学技术,刘也没说这是谁发明的,后来雷地为它申请了第一项专利,为企业持有。在我这个外行看来,如果今后雷地能把金刚石膜这项新材料推广到世界,这个专利没准要得诺贝尔奖的。它的应用仅记者在雷地公司的样品陈列室所见就足以惊人了,航天、机械、光学、电子、医疗、日用消费几大类数十个产品,而刘说这只是现阶段所能开发的一小部分。也正是这个技术让刘南林栽了个大跟头,差点没回过劲来。当时中国磁盘市场是日本和美国产品垄断,国内也一下子上了几百家厂,但都给国外企业做贴牌,没有自己的品牌。雷地就因为这道工艺而使得产品的防霉效果远好于国外产品,便快打出国内磁盘第一个品牌——黑金刚牌,美国的产品只卖14元一盘,而雷地的则卖到20元。

第二年好景不再,光盘突起,一张相当于500张磁盘,国内200多家生产厂争相逃命,磁盘单价从10多元到几块钱到几毛钱,雷地开始血本无归。刘南林遇到人生的最大挫折:供应商要钱,银行要钱,股东要退股,企业能捞的人都捞一把走了。众叛亲离,这时他想到了做大学老师的好处,甚至也想到了自杀。但他过去的人生履历救了他,从小长在林区,苦孩子出身;上学后练体操,本科研究生都是学校冠军。所以许多人劝他要么把企业破产了、要么逃债算了时,他都拒绝了,便一直苦撑了三年。现在的刘南林很开心地说:“那个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东北人的性格。”

释稀股权

等稍缓过神来,刘南林想了两件事。

第一,雷地为什么会失败?那时技术领先,利润也高于别人,市场看着又那么大,为什么说垮就垮了呢?仔细一琢磨,原来自己视野不够,看不到这种电子产品快速的更新换代,还以为是前景广阔呢;后来有苗头了,也看到别人开始撤了,但又轻信自己的技术和盈利能力,想着别人都死了我也能生存下来。但终究敌不过市场的大趋势!

第二,就在想,雷地做什么是最强的,你的核心能力在哪?是磁盘吗,那五个厂全是租来的,管理也是人家厂长的事。原来雷地的核心能力就是那个金刚石镀膜技术。

接下来的日子是艰难了。刘南林的任务借债,拆东墙补西墙。他自嘲道,自己那张诚实的脸还是派上了用场,许多人还是被感动了,伸出了援助之手。

他哥哥则领着没走的10几个铁杆子弟搞科研,没钱、没设备、没原材料,一切都因陋就简,几万次的试验,3年总共获得12项设备制造、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方面的专利,并开发出40多个应用产品。在全球首次开创了常温条件下制造人工金刚石膜并进行应用的一个全新的新材料领域。

1999年,公司开始申请国家863项目,中国工程院院士、新材料首席科学家闻立时到雷地考察后大为惊讶,一家没什么技术背景的民营企业搞出了世界级的东西。

至此,雷地和眼下的诸多高新技术企业相比显得很有些另类:它是民营的,又是非技术背景出身的人创办的。

其实还有一个不同之处,那就是刘南林一开始就很善长企业的资本运作,保持了企业制度与技术同步前进。

刘南林分析说,他们既没技术背景,又没资金实力,雷地的发展要借外力,总体思路就是不断地转让股权。1999年,雷地靠技术加工已有些盈利了,刘抓住企业升值的机会,引进上海一家投资公司1600万元的投资。2000年,创业板风起,刘决定上市,并考虑只与有实力的大公司合作。结果2000万元辞去上海那家投资公司,把雷地改造成规范的股份公司,刘氏占35%的股权,雁股份占25%,广东核电占20%,香港嘉华银行占15%,还有5%为管理层持有。

企业腾飞的制度和技术基础具备了。

技术商业公司的模型

前不久一家海外的研究机构对雷地的主要产品进行了检测,确实认为这种常温下化学工艺已经使金刚石膜达到了纳米级的水平。他感觉对技术层面的理解更深刻了,甚至断言:20世纪是硅的世纪,而21世纪则是碳的世纪。

雷地在这个领域技术上目前是垄断的,但商业模式如何选择呢?他在竭力避免重蹈覆辙。

虽然2001年雷地靠技术加工、推出手机窗口新产品等实现3000万的销售、利润500万,看上去还是很小。但刘相信雷地今年会迅速扩张。他介绍,有四个项目已谈定,投资额在2亿元人民币。一是自清洁玻璃项目;二是高密度电容器项目;三是无纛自清洁水龙头项目;四是啤酒软包装项目。每个项目投资都在5000万元。

刘说雷地不投一分钱,而是找合作伙伴,雷地反而以技术入股占有各个项目的20%到35%的股份。除股权收益外,雷地还可垄断供应这些项目所需的专用设备,这也是一块很稳定的收益。他估计这四个项目的设备供应在7000万元左右,所以今年的销售额就能重新过亿元。这是雷地公司很看重的一件事。

刘南林正试图把雷地建成一个商业技术公司,主抓技术研发、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和新设备的研制,而把每一个新产品商业化生产独立出来,由这些二级公司来组成产业链条。将来母公司上市,与各个子公司形成互哺的关系。

他认为这种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拥有独特技术的优势,同时把风险降到最低。谈到未来的这些发展,刘并不特别激动。“再发展就比较谨慎了,尽量不要做蠢事了。”

刘得到消息,美国几个大财团已联合投资几亿美元,进行常温条件下的人工合成金刚石的科研攻关。因而保持技术上的优势对雷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保持这个优势的方法就是尽快把技术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即通过产业链的开拓来占领应用市场,并积累更雄厚的资金用于科研。

所以,雷地在寻找更符合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商业模式,技术商业公司或许是一个科学的选择。

但技术方面的投入依然需要优先考虑的。此时,同样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雷地最新的动态包括:参与中科院在深圳的国家南方纳米研究中心的建设,这个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与国内科研机构及俄罗斯硬质材料研究院、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外机构合作建立联合研究院等。

刘南林告诉记者,新千年的时候自己许了三个愿:一是希望雷地成为百年老店;二是企业能尽快上市;三是办一支小乐队。但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一件如愿。